“学子留汉”成果丰硕,中国车谷备受学子青睐
发布于:2022-10-23 15:03 有235人参与
三十而立的武汉经开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吸引了一大批学子来武汉经开区就业创业。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持续推进“学子留汉”工程,“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卓有成效,已成为中国车谷一张靓丽的名片。通过出台一揽子青年人才政策,引进一大批头部科技企业,开展一系列校地校企合作,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提供全链条的就业创业服务,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据了解,2022年前三季度共吸纳18030名高校毕业生到武汉经开区就业创业,同比增幅近两成,完成率全市第一。截至目前,武汉经开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约17.8万人,博士人才1200余人,为车谷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如何抓住招才引才“关键窗口期”,让更多青年学子选择车谷、留在车谷?武汉经开区这样做。 1 产业留人 跑出聚才“加速度”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新一代汽车发展趋势和国家“双智”城市试点,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批软件科技企业加快布局,科大讯飞、岚图汽车、小鹏汽车、路特斯汽车、中创新航、东软集团等下一代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相继汇集,为高校毕业生拓展了就业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实现了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促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据悉,今年路特斯汽车招引高校毕业生1088名,小鹏汽车武汉基地引进高校人才500余名,岚图汽车新招录548名,持续助力武汉经开区下一代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器等产业高速发展。 截至目前,武汉经开区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50家、“瞪羚企业”8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36家、全国“独角兽”企业2家,车谷正逐渐成为产业创新集聚区。为更好地推进企业人才精准对接,实现“产业创新集聚区”向“人才集聚新高地”迈进,武汉经开区扎实推进“就在武汉、智选车谷”大学生招聘系列活动,筹集高薪优岗2.8万个,其中年薪30万以上岗位近百个,先后在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开展校招活动,现场签约高校毕业生近5000人,对吸引毕业生落户车谷、建设车谷起到了积极作用。 2 政策留人 按下引才“快捷键”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为了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武汉经开区重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意见(试行)》,即《人才强区战略3.0》。采用普惠制的便捷兑现政策,鼓励博士、硕士、本科优秀青年学子来区创新创业、购车购房。针对高校毕业生提出青年人才“春笋行动”,给予青年创业人才高达30万元的资金奖励,用真金白银不断拉近“产才”“产城”距离,不断提升青年学子幸福感、获得感。 此外,武汉经开区还推出《科技创新33条》《知识产权八条》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持续加码青年人才引才力度,今后将设立“车谷人才科创基金”“车谷奖学金”,深入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支持优秀大学生创新型人才,让高校毕业生愿意留、不想走、发展好。 3 环境留人 构建人才服务“新生态” 环境是聚才留才的核心竞争力,武汉经开区持续优化人才“硬环境”“软环境”,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加快提升城市功能水平,做强人才服务“硬环境”。 围绕产业升级、产城融合,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汤湖公园、龙灵山公园、川江池三国文化公园等文化休闲场所,引入永旺、万达、湘隆、招商未来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武汉理工“三院”、武大“新两院”,集聚外国语学校、经开外校、爱莎国际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协和医院(西院)、亚心医院、儿童医院(西院)、武大人民医院重离子中心等优质医疗平台,让车谷副城不断迸发城市活力,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加大创新人才服务形式,提升人才服务“软环境”。 积极营造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新生态”。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持续组织开展青年学子“车谷行”活动,先后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近千名青年学子来车谷实习实训,见证车谷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天下英才,逐大势而动,择热土而栖”。武汉经开区将继续推进“学子留汉”工程提质增效,让人才走进来、留下来、干起来,加速打造成为青年人才高地,为“二次创业再出发”汇聚澎湃青春力量。 |
上一篇:沌口车城东路海尔工业园1号门往下一篇:扰民施工怎么投诉都无改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