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到2017年要建成的5条有轨电车线路,以解决武汉开发区核心区内部交通为主,涵盖了碧湖路、后官湖、芳草一路、沌阳大道等重要节点地区;通过沌口与常福、沌口与纱帽两条远程线,把武汉经济开发区与蔡甸、汉南连接起来,初步形成“大汉阳”骨架。 到2030年,“大汉阳”有轨电车最终形成支撑整个区域公交的14条骨干线网,在周边新城组群内则形成6条“十”字横交线网,满足人口密集地区城区内部需要。 到2030年,“大汉阳”将依靠高速公路直达快巴,建立高效联外公交,武汉开发区至机场、高铁站、新城区等联外公交出行时间不超过40分钟。 多层次枢纽站满足交通及生活需求,“大汉阳”将建“车站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包括汉阳客运站、新汉阳站2处;地区运输中心包括体育中心南、蔡甸、常福、军山、纱帽5处;地铁与多条有轨电车交会站包括老关、沌阳、车城东路3处;有轨电车交会站26处;多层式汽车停车换乘包括黄金口万家湖、薛峰及4个新城区的蔡甸、常福、军山、纱帽地区枢纽等。 “大汉阳”90%的区域内,公交车站相隔不超过500米;住户到骨干公交车站步行10分钟可达。
造价为轻轨25%,运能比BRT高20%
曾濒临淘汰的传统交通工具为何重受青睐?我市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为何落户沌口? 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主任郑猛介绍,主流中型运量交通系统主要有轻轨、现代有轨电车系统、BRT系统三种。论造价,有轨电车每公里投资额在0.8亿元至1.7亿元,仅为轻轨的25%-33%;论运能,有轨电车单向运能每小时可达1.5万人,是BRT系统的1.2倍;论建设周期,有轨电车仅需1.5-2年,比BRT多半年时间,但轻轨则需3-4年;论速度,三者的平均运行速度都在每小时30千米左右。而且,有轨电车还具有环保低碳、噪音小、乘坐舒适、提升城市形象等优点。因此,综合比较,有轨电车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追捧。 武汉开发区的人口密度没法支撑地铁运量需求,却很适合建设有轨电车。由于工厂区、居住区相对集中,据测算,在上下班高峰期,估计有80%的通勤交通可由有轨电车承担。
武汉首条有轨电车线路将出现在沌口。昨日,市长唐良智听取了《大汉阳地区公共交通规划》并召开专题研究会议。根据该规划,到2017年,我市将在武汉开发区、蔡甸常福地区、汉南纱帽地区开通5条有轨电车线路,总长将逾80公里。
《大汉阳地区公共交通规划》规划范围主要包括武汉开发区以及相邻的蔡甸、汉南、大集、永安、常福等新城和重点镇。该地区将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轴,以现代有轨电车新型交通方式为依托、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公共交通体系。 一期启动建设的有轨电车线路包括武汉开发区核心区中的3条,以及连接沌口—常福、纱帽地区的2条线路,沿途新增站点100座,投资额预计为130亿元。首条有轨电车线路将争取在年内开工。
唐良智强调,大汉阳地区作为“武汉车都”,是我市四大新城板块之一。新城区中心区规划,必须作为形成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战略来对待;新城区公共交通组织,必须作为影响发展空间、城市竞争力的第一功能要素超前谋划。他指出,利用现代有轨电车新型交通方式,满足新城区公共交通需求,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沌口要先行先试,注意提前布局有轨电车与地铁的对接,综合考虑城市景观与乘车便利性等问题,依据客流量和区域发展重要性确定建设时序。 市委常委、武汉开发区工委书记朱毅,副市长张光清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