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057 回复:0
发表于 2012-1-3 15:17
|
以下内容来源于沌口之声:zhuankou.com
去年最后一天,一个年轻的生命在车祸中戛然而止。但今年的第一天,3个生命却因为他的离去而得以延续他的心、肝、肾分别移植到3名病人身上。
捐献器官救人,是邓先成生前的愿望。1日上午,邓先成的遗体运送到浙江杭州殡仪馆,其父说:“人死后烧了就是一把骨灰,捐器官能救活3个人,儿子没有白死!”
18岁小伙子遇车祸
邓先成18岁,重庆巫溪县人,初中未毕业就一直在外打工。出事前,邓先成在杭州一个面条加工店当伙计。
去年12月22日凌晨4点多,天还没亮。小邓骑着摩托车去送面条,在一个路口准备转弯时,突然与一辆出租车发生碰撞。小邓随后被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从小邓手机里找到了他叔叔邓泽举的电话,并通知家人。
小邓的姐夫邬少件在成都打工,获知妻弟出事后,乘飞机于当晚赶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只见妻弟全身插满导管。邬少件说,急诊科医生告诉家属,伤者送进医院时已没了意识,诊断为重型颅脑外伤、脑挫伤、脑疝。
小邓的父亲邓泽万与叔父邓泽举没订上机票,两人花了8000多元包了一辆车,赶了两天一夜的路,于次日深夜10点终于赶到杭州。
抢救了几天几夜,病危通知单一张接一张发下来。27日医生告诉家属:伤者很难救回来。
就像他还活在世上
去年12月30日上午,邬少件拿着小邓的CT检查单,无意间看到袋子上印有移植心脏、眼角膜等器官、挽救生命的相关知识。“弟弟真要是没救了,捐献器官既能救别人,也能让他以另一种方式活下来。”邬少件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岳父邓泽万。邓泽万思索了不到10秒钟,当场告诉女婿:“如果捐器官能救活几个人,儿子也算没白死。”
邬少件说,在巫溪老家的岳母得知让儿子捐献器官的事后,起初有些不忍。经一番解释,岳母也点头同意了,并将填写好的同意书用手机拍照,委托村支书传到杭州。
30日傍晚,邬少件和岳父通过医生,联系上了浙江省红十字会,走捐献程序,随后签下了器官捐献志愿书。
3名患者有望新生
按照有关规定,判定小邓是否能够捐献需要做两次检查。30日晚上8点多,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等各路专家对小邓进行了评估,判定已经救治无望。31日中午11点,专家再次聚集到小邓床边,进行第二次评估。两次评估的结果,均为小邓符合捐献条件。
31日下午4点多,浙江省红十字会、省人民医院、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开会审查了各项手续,小邓的心、肝、肾分别配给三名患者。
31日晚7点,小邓去世。晚上,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浙医一院的专家开始了紧张的移植。
据了解,50多岁的杨先生,从3年前开始心脏就出现问题,今年上半年肾脏也出现问题。小邓的捐献,让他昨晚7点多接受了心肾联合移植。在杭州工作的41岁的宁夏人刘先生,昨晚也接受了小邓的一个肾,此前他一直被尿毒症缠身。小邓的肝,则被送往浙医一院移植给了一名肝病患者。
各方评说
红十字会
肯定小伙爱心义举
“他们的义举,很感人。”昨晚,浙江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志愿捐献服务总队副总队长朱强荣如此评价小邓及其家人。他告诉记者,虽然小邓最终未能看见新年的阳光,但这个重庆小伙子的生命,却在他喜欢的杭州得以延续……“弟弟生前是个会为朋友帮忙的人,我相信我们的决定是符合他心愿的。我们不会去找接受他器官的病人提什么条件,只希望他们能好好地活着。”邬少件说。
亲友回忆
捐器官是他生前心愿
小邓的父亲邓泽万说,他很想把捐献器官的事,跟儿子商量一下,让他自己拿主意,但儿子一直重度昏迷。他相信儿子会同意这个决定,儿子生前就特别喜欢帮助别人,是个有爱心的人。“侄子很懂事。”邓泽举说,侄子小邓生性开朗,爱玩,爱笑,也很爱帮助人。以前这孩子看到哪家老人东西背多了,就会主动帮忙捎带一段路。后来会骑摩托了,半路上看到谁行走不方便,都会不厌其烦地搭载人家回家。
昨晚,记者联系上了小邓的堂兄邓军。邓军是村里的医生,与小邓年龄相近,一起长大,彼此无话不谈。他以前闲聊时与小邓谈起过死后捐献器官的事。“我堂弟曾说过,生前没能做啥大事,死后捐器官若能救活几个人,那是好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