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老板说NO
对普通人来说,大声地说“不”本来就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在办公室里,对上司说“不”,那就更不容易了。这不仅需要莫大的勇气,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式方法,不然完全有可能引发一场人事灾难。“拒绝”的艺术:方式+方法+技巧
在现实工作中的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向上司反馈或者反映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甚至对上司的观点和意见提出相反的意见,或者拒绝我们认为 “不合理”的要求。然而其中多数说“不”的时候,我们往往只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并不理解或很难理解上司的用意和想法。但的确也会有一些情形,必须要对上司说“不”。比如,很可能会导致上司作出错误决定的事情;可能会严重损害个人或者团队利益的事情;严重违背个人意愿的事情——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对上司说“不”。
尽管越来越多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但是等级观念依然森严。办公室工作更近似于行军打仗,突然有士兵从队列中跑出来公然地指责上司,甚至公然让上司下不了台,那样结果多半是直接拖出去砍了。所以在办公室里,对上司说“不”,不仅需要讲求方式和方法,更需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如果能够懂得把握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心情、恰当的态度进行恰当的交流和沟通,说“不”这件事或许就不再那么困难了。特别注意,这里用恰当是因为表示正好分毫不差,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尽管这个比喻用在办公室里并不是非常恰当,但是反之,失之毫厘或许后果不堪设想。
Joanne和Rena的故事
Joanne和Rena所在的企划部新来了一位“海归”上司。一次开会,上司突然提出了一个改革计划,乍听上去可以帮公司提高效率,但实际上几乎颠覆了公司现有的管理规范和架构。上司指派R负责协调业务线的部门进行计划安排和实施,并指派J负责协调其他后台部门。R当场就指出此计划的不足,而J在会议过程中并没有提出强烈的反对,仅仅是支持了一下R的观点,谈了一些自己的顾虑。会后R又将自己的观点向上司重复和强调了一遍,而这并没让上司改变观点,反而他生硬地扔了一句话:“You can do it.”J选择了先把上司的计划发给相关的部门负责人,等待对方的反应,然后,拿对方回复的Email和上司讨论解决方案。
上司尽管没有当场同意,但第二次开会的时候,他按照J的建议修改了计划。相同的是,R和J都看出了问题和症结所在,可是选择的方式方法不同,最后上司的选择不同,R留给上司是不服从的感觉,而J给上司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青睐有加。
Tips:立场亦很重要
当准备对上司说“不”时,尽量站在上司的立场,抱着与上司同舟共济的想法考虑问题。切忌站在自己的立场,更不要站在上司的对立面。要“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协助上司做出正确的决定。不要当众指出上司的问题,不要迫使上司当场表态。尽量促成与上司单独沟通的机会,并适当对上司提出你的不同意见,如果是拒绝上司的意见一定要给上司一个台阶或者一个备选方案,让上司有选择或者台阶下。对上司说“不”其实是一门学问,要摆正心态,更要学会技巧,上司毕竟是上司,要学会维护上司的尊严,讲究说“不”的策略,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创业篇:差员工是否能成为好老板?
CASE:
Frankie出来工作4年多了,但是一直不大顺利,其间换了6份工作。其实他深知这跟自己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而且不大能吃苦,自然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Frankie厌倦了总是在人才市场奔波的日子,总想找一份自己能自主做决定、不需要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工作,于是他想到了创业。于是,他跟朋友们开了个快餐店。没想到区区一个快餐店竟然那么复杂:不但要处理正常的店面运营,还经常要与卫生部门、税务、工商部门等政府部门打交道,甚至被百般刁难,每天还要处理快餐店员工们堆积如山的问题。这些对于最怕处理人际关系的Frankie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由于销售不当,管理不善,Frankie跟员工以及各个有关政府部门的关系弄得很僵,不到两个月,Frankie快餐店就亏损得一塌糊涂,在不堪重负之下,Frankie最终关闭了这个短命的快餐店。
点评:
职场中经常有一些混得不如意的人去创业,结果要么很成功,要么失败。前者通常是因为本来就有超凡的能力,不甘于寄人篱下,所以在某些不能赏识人才的领导眼里就是个“刺头“,在职场里被限制了发展。后者则更为普遍:在职场混得不好,因为本身的能力欠缺,或人际关系、心态等出现了问题。但实际上,这种想法多少有点缘木求鱼,因为创业要求更高,对人的智力、心理承受能力、人脉、健康等各个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能力越缺乏的老板,他要补充的功课就越多,压力也越大,失败率也越高。曾经的职场经历其实就是人生的资产负债表,如果你的人生资产负债表上是长期赤字,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在你即将开创的公司里的真资产负债表,也很有可能是一片红彤彤的赤字。
Tips:
在决定是否创业的时候,先对自己做一个评估,是因为能力不足被迫创业,还是因为自己能力不错,只是明珠暗投而已。如果发现自己在职场中的不顺是能力不足,那么先在职场里锻炼好了各项能力再考虑创业问题,不要逃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