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投产四个新能源整车工厂!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扩量提能”
发布于:2023-8-20 12:49 有610人参与
8月19日 武汉之南,中国车谷 猛士科技园开园启航 “车谷造”豪华电动越野汽车猛士917 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至此 武汉经开区迎来三年来的 第四个新能源整车工厂投产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湖北省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持续做强汽车产业优势,建设全国汽车产能基地。 武汉经开区汽车产量,超全市七成、占全省“半壁江山”,正在奋力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表示,武汉经开区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把抓好汽车产业大转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工作来抓,抢抓汽车产业“破旧立新”机遇,制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产能“扩量”、品牌“提能”,为湖北建设万亿级世界汽车产业集群当好主力军。 扩量三年投产四个整车厂 新能源汽车产能挺进百万辆 8月13日,武汉经开区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暨区委九届六次全体会议,出台《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以创新引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是《行动方案》提出的五大目标之一。到2025年,全区建成汽车产能达到3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150万辆;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60万辆。 武汉经开区提前谋篇布局,下好“先手棋”,招引、建设新能源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新能源汽车产能“扩量”成效明显。 自2021年4月起的一年内,岚图汽车、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猛士科技等四个投资百亿元的新能源整厂项目接踵落户武汉经开区。 2020年7月29日,岚图汽车发布品牌战略后,对原有汽车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建设5G+全连接智能工厂,15万辆传统燃油车产能切换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能。2021年5月31日,岚图汽车正式签约落户武汉经开区,一个月后,第一款量产车岚图FREE下线。 进入2022年下半年,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东风日产武汉工厂先后投产,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整车产能再上新台阶。 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填补武汉研发、制造超高端智能汽车领域的空白,生产制造三款纯电智能汽车并销往全球各地。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生产的首款车型——纯电智能HYPER SUV Eletre,正在向全球用户交付。 在智慧的工厂造“聪明的车”。东风日产武汉工厂打造世界级工业4.0标杆工厂,具备燃油车、新能源车共线柔性生产能力,可实现3款车型共线生产。从这里,东风日产纯电全能旗舰ARIYA驶向市场。 再来看看“猛士速度”。2021年12月底,猛士科技签约落户武汉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2022年2月3日,猛士科技园开工建设,12月9日厂房整体结构封顶,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封顶。今年3月28日,猛士科技园产线贯通,从开工到具备生产能力,只用了14个月。 猛士科技园开园之时,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主体钢结构已全部完成,设备同步进场安装。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是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标杆基地,专为东风本田电动化而建,计划明年一季度建成投产,一期规划12万辆新能源整车产能。 “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从东风大道向左岸大道延伸,整车工厂建设、投产速度之快,在全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并不多见。” 武汉经开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风乘用车、神龙汽车等兼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产能力,东风本田2027年起不再投放燃油车型,东风乘用车、神龙汽车均加快电动化转型,“中国车谷形成150万辆新能源整车产能,值得期待”。 |
上一篇:医师节快乐!致敬武汉经开区每一下一篇:武汉经开综保区“提前申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