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全国研究生大赛优秀项目在武汉经开区路演打擂
发布于:2023-7-9 17:59 有131人参与
爬壁机器人当起“绿色搓澡工”,为船舶清洗除锈;高灵敏传感器降温材料工作环境,为氢气管道泄漏检测“保驾护航”;超声系统终结电火花,提高发动机燃油利用率...... 7月7日下午,“车谷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优秀项目路演活动在武汉经开区成功举办。来自国防科技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的70名师生代表,15家经开区创投机构、孵化器及成果转化机构参会。 去年12月,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经开区、武汉市人才工作局联合承办的“车谷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来自全国145所高校院所的418支参赛队伍,共1859名学生,通过同台竞技、专家评审已决出“创新之星”及一、二、三等奖。本次路演活动以“能源装备创新设计”为主题,精心筛选出全国9所高校的10个优秀获奖项目参加路演。 活动现场,“航空航天薄壁高筋构件高性能高效率多自由度成形工艺技术与装备”、“电火花高能耗终结者-超声辅助燃油动力零部件精准制造”、“基于光导纤维的零能耗太阳能采光及发电装置”等10个优秀获奖项目一经亮相,受到在场投资机构负责人的青睐,当场洽谈合作意向,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来自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瑞麒,演示的“用于芯片冷却的双脉拱回路板式热管”项目立足自主创新,致力于对新型热管更小占用率、更高散热效率研究,可应用于微型芯片、无人驾驶、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众多领域。让王瑞麒欣喜的是,“长沙距离武汉很近,武汉经开区又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后期不排除会在汉产业化。” “全自主研发高稳定高灵敏度温室材料,实现国产替代。”现场,“高稳定高灵敏室温氢气传感器”项目负责人杜勋晟介绍,该项目依托武汉理工大学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由15人硕博团队不到2年内完成。“我们已和武汉维纳科技等多家在汉企业达成合作。目前团队正在筹划组建公司,会优先考虑落子武汉经开区。”杜勋晟说。 当日下午,来自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向恭梁作为“车谷游学·理工相伴”活动学生代表发言,他说,通过“车谷行”活动,切实感受到了武汉经开区科技创新的魅力与产学研深度交融的磅礴力量。“经开区为青年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创新创业条件,坚定了广大青年学子扎根车谷的目标。” 作为武汉工业经济的主阵地、主引擎,近年来,武汉经开区通过政策引导、人才引进、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汽车领域产业创新等方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仅2023年一季度,武汉经开区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创历史新高,共登记技术合同200项,同比增长106.2%,成交金额达22.47亿元。 武汉经开区工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抓发展新机遇,定期组织开展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主题活动,以车谷人才六大品牌之“军山创客”为依托,以项目路演、交流展示为方式,为青年人才优秀项目提供展示平台,让创投机构精准发力,助力项目安心落地,促进校地企合作再上新台阶。 |
上一篇:武汉经开区|雄韬氢雄:自主研发下一篇:前方高甜!车谷夏日『水果采摘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