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热议车谷人才政策 “黄金十条” 接地气干货多诚意足
发布于:2022-6-1 14:21 有201人参与
“‘黄金十条’接地气、干货多、诚意足,对各类人才非常友好,将在车谷营造尊重人才和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浓厚氛围,也将会吸纳更多的人才到车谷来创新、创业。” 5月27日 武汉经开区推出 《人才强区战略3.0》 涵盖9大类人才 最高资助1亿元 消息一经发布 引来各方热议 《人才强区战略3.0》是《人才强区战略2.0》的“升级版”,聚焦区内重点产业领域和社会民生领域,从人才引育、服务配套、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出台了10条实施意见,又称“黄金十条”。 “新的人才政策将营造出浓厚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氛围,将为车谷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武汉经开区科经局局长吴芳认为,“黄金十条”含金量更高、普惠面更广、突破性更大、操作性更强,将会吸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设计、研发、生产、服务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前来车谷创业、就业,以人才集聚带动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 “此次出台的人才新政非常‘接地气’、‘干货’多,兑现条件清晰明了,拿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鼓励人才创新发展。”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尚鎔介绍,车谷人才政策“黄金十条”出台前,曾经广泛征求各行业企业的意见,仅他参加的专题会议就不少于五次。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武汉经开区合作共建的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一家“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通过科技、产业、服务、金融“四位一体”的微创新体系,在电子信息与新能源领域开展关键性战略材料研发,与多家企业组建联合创新中心,以研发服务科研成果转化、企业科技创新,先后承接多个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引进高端人才5名,孵化培育了80余家科技企业。 在李尚鎔看来,相较全国其他地区,车谷人才政策“黄金十条”覆盖范围广,既有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企业高管等高端人才,也有教育、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最关键的是配套政策完善,涵盖了家属随迁、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健康医疗、公共文化等各个方面。“几天前,武汉经开区专门组织企业参观神龙小学湖畔校区、武汉爱莎国际学校、经开外校等区内重点学校,了解人才子女就学需求,主动上门的服务精神尤其让人感动。” “人才强区‘黄金十条’将成为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103孵化器负责人李锋说,人才政策“黄金十条”增设了车谷荐才奖励和用才奖励,多渠道、全方位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从‘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到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高端人才,从购车购房补贴到现金资助,让高端人才来经开区就有回家的感觉,是从“招才”到“安家”的转变,“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 ▲103孵化器已吸引129家科创企业入驻。 作为武汉经开区首个民营孵化载体,103孵化器投资1500万元对天高熔接工业厂房进行升级改造,这也是其全国布局的30个孵化器中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随着车谷释放一系列政策红利,有意向来武汉经开区发展的企业和人才也越来越多,今年一季度就有21家初创企业签约入驻。”李锋说。 去年以来 武汉经开区先后出台 “科技创新33条”、“知识产权8条” 等产业政策 每年拿出不少于8亿元 奖励企业科技创新 政策力度和覆盖面前所未有 “比肩北上广” 人才政策“黄金十条”发布后,湖北华普亿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巧成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消息,并深有感触地留言:“中国车谷,任何政策都是真金白银,人才政策更甚!除了经济方面,更多的是人文关怀,暖心!” “新的人才政策的发布,为车谷科技创新再添一把火。”武汉经开区科创中心副主任丁科注意到,这次发布的《人才强区战略3.0》政策与“科技创新33条”、“知识产权8条”等前期推出的产业政策紧密衔接。 “《人才强区战略3.0》的出台,表明武汉经开区正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并且各链条环环相扣,用人才链‘链’起产业链、创新链,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产业闭环。”丁科表示。 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博士边宁,自2012年回国后投身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带领团队运营东风自动驾驶领航项目。他注意到,经开区此次发布的人才政策“黄金十条”,把以前的“高技能人才”升级为了“卓越工程人才”,把工程师人才队伍纳入“车谷英才计划”政策支持范围,“让我们这些从事研发创新工作的工程师备受鼓舞。” 边宁认为,车谷产业创新、科技创新,需要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同时需要大量的卓越工程人才、科技服务人才、青年创业人才,“‘黄金十条’将有助于车谷吸纳方方面的人才,建成积蓄充足的中高端人才库。” |
上一篇:肖菊华寄语车谷少年儿童:长知识下一篇:熊召政再访军山新城:这里上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