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规划!投资2411亿元,除了轨道交通,沌口还要建这些公交场站
发布于:2022-5-18 08:47 有393人参与
5月17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印发《武汉市城市客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通知,十四五”期间,武汉将聚焦建设绿色出行楷模,打造“公交都市升级版”和“综合客运服务升级版”两个升级版,推进客运网络体系、客运市场体系、出行服务、智能交通体系和绿色安全体系的“五高体系”以及高效能的治理体系。 到2025年,共谋划9大类,共计120个项目,规划完成投资约2411亿元,基本建成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为主体,城市公交为基础,出租汽车、定制公交为补充,水上公交为特色,慢行交通为延伸,综合换乘枢纽为锚固点,便捷高效、优质一体、智能智慧、绿色安全、健康持续的现代城市客运体系,有力支撑“街区15分钟生活圈、中心城区45分钟出行圈、市区1小时通勤圈”。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武汉市城市客运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将打造高质量的客运网络体系,重塑发展新格局。 (一)完善高品质快速通勤网络 《规划》对完善高品质快速通勤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系统等为主体,构建服务品质高、运行速度快的城市客运骨干网络。 1.加快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 实施第四期和四期调整、启动第五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力争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总规模达700公里左右。续建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二期、7号线北延线(前川线)、11号线东段二期、11号线三期首开段、12号线武昌段、12号线江北段、16号线(汉南线)、19号线;新开工新港线、5号线起点调整、16号线起点调整、21号线起点调整、11号线三期新汉阳火车站段项目,以及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11号线葛店段;续建光谷生态大道空中轨道项目(一期工程),推进中低运量轨道交通项目(云巴项目)、江夏区空轨示范线建设工程、汉正街捷运工程和空轨等项目规划研究;探索设立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协调机构,创新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模式,与周边城市共同推动城际轨道建设,推动武汉站—武汉天河机场、桃桥湖—邾城及武汉至孝感、鄂州等周边地区市域(郊)铁路建设建设。 2.创新枢纽场站综合开发和运营管理 推进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围绕城市功能区和铁路客运枢纽布局,加快汉口客运中心建设,武昌客运中心改扩建,推进武汉东火车站、武汉西客运站、阳逻新城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站城一体综合开发,预留道路客运功能区。 加强枢纽衔接配套,促进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加强铁路、公路客运枢纽及机场与城市公交网络系统有机整合,落实客运枢纽无障碍设施建设,协调推进枢纽周边配套道路系统建设,完善交通组织,方便城市公交车辆进出枢纽,避免较长距离绕行,提升城市公交线路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结合客运交通枢纽的建成投运,配套建设城市公交运营功能区,不断优化调整城市公交首末站设置。 构建以“立体综合车场+配建公交首末站”为核心的公交场站建设模式。重点推进罗家嘴B地块调度中心、东西湖公交停保场、后湖体育中心公交枢纽站、流芳公交停保场等73处公交枢纽场站建设,总规模约52万平方米。对有条件的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进行复合利用和联合开发;逐步推行民用建筑(居住、商业、公共服务等)公交首末站、停靠站配建制度,对于满足条件的民用建筑,依据经批复的公交场站控地规划,公交首末站、停靠站可作为新建或改造地区配套设施纳入设计要点,由开发商结合项目工程一并建设(非独立占地),建成后产权移交政府;结合客运交通枢纽建设和地区开发,不断优化调整公交首末站设置。新建或改建的城市主、次干道根据需要,设置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合理设置中途站,减少乘客步行到站距离。 完善出租站点设施布局。将出租汽车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探索建设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加快调度站、扬招站和专用停车位建设,加强出租汽车站点与客流集散点之间的衔接,在主要商业金融区域、医院、宾馆饭店、大型居住区增设出租汽车专用停车位。 建设一站式旅游物流集散中心。以武汉港运营为契机,结合旅游观光巴士所串联的大量旅游资源,搭建技术领先、功能强大、架构完善的旅游大数据平台和基于物联网的集约化、信息化、可视化一站式旅游物流集散中心。借助国家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契机,通过对武汉城市圈旅游要素整合,为外地来汉访客提供旅游推介和旅游目的地的一站式服务。 (二)拓展广覆盖的基础服务网 《规划》提出,将拓展广覆盖的基础服务网,以城市公交、慢行交通等为主体,水上公交为补充,构建覆盖空间大、通达程度深、惠及面广的城市客运基础网络。 1.持续拓展公交线网广度和深度 按照“城区减复、区间优化、空白拓展、服务提升”的总体思路,分区域、按功能有序推进线网结构优化调整,全面形成“快、干、支、微”四级功能清晰的网络。 城区减复:削减过多与轨道走廊重复的公交线路,减少和缩短穿越性长线,依托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快干线路运行速度和直达性; 区间优化:明确跨区线路和区内线路服务功能,结合换乘枢纽布局,合理优化线网布局。跨 |
下一篇:吉利手机于经开成立终端制造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