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十四五”将新建16号线二期、汉南过江通道等交通项目!

发布于:2021-4-28 14:18 468人参与
4月27日下午
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闻发布会
深入解读《纲要》内容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我市开启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有了“施工图”。

武汉将建12号线、7号线北延线、16号线等


即16号线二期南延线起点调整工程线路起于通航产业园,沿纱帽大道高架接入周家河站(既有)。线路全长4.625km,全部位于杜家台蓄滞洪区范围,采用高架敷设,设高架站2座(含预留)。本工程与既有工程贯通运营,采用市域A型车,初期增购2列,初、近、远期分别为4-4-6编组。本期工程利用既有段场、控制中心以及主变。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围绕“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这一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约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含轨道交通),推动近400个交通项目。

铁路通道:开工建设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至宜昌段、武汉枢纽直通线,续建江北铁路,新建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暨国家稻米交易中心铁路专用线等项目。推动沪渝蓉高铁天河北站、武汉西站、武汉站改造提升工程、吴家山铁路一级物流基地等铁路枢纽建设。

公路通道: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含双柳长江大桥、簰洲湾长江大桥(汉南过江通道))、京港澳高速公路扩容提升工程、武汉绕城高速中洲至北湖改扩建工程、沿江高速公路武汉至松滋段、武汉经天门至宜昌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等项目;建成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段、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武汉段、武汉硚口至孝感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改建G107东西湖段、江夏段以及G347新洲段(内园滩至红岭)等,推进G316、G318改线。推动汉口客运中心、武昌客运中心、武汉西站配套汽车客运站、阳逻新城客运站等公路枢纽项目。

水运通道:推动汉江蔡甸至汉川二级航道整治工程,推动阳逻港水铁联运二期、阳逻港三期扩建工程、经开港多用途公共码头、江夏港散货码头、武汉港白浒山港区民生LNG项目等水运枢纽项目。

疏港公路:推动阳逻港区S234武英高速阳逻连接线二期、林四房港区龙口至双柳段、临港大道一期、东西湖区S108新沟镇至柏泉段、蔡甸港区砂石集散中心集疏运公路、江夏金江作业区武赤线、金童线、新南环线等项目。

加快空港协同发展:建设天河机场三跑道及配套停机坪工程、二号航站楼改造工程、航空物流服务中心、保税物流中心。

打造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推动武汉邮件处理中心、武汉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武汉邮政跨境医药保障应急中心、盛辉分拨处理中心、韵达快递武汉分拨中心、德邦快递华中总部智慧产业园、中通快递华中(武汉)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

健全便民利民市域交通运输体系:新建轨道交通12号线、7号线北延线、16号线等;建设东西湖公交停保场、范湖公交综合调度中心、后湖体育中心等20处公交枢纽站;建设一批公共配送中心,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基本形成高品质的公众出行、高效率的城市配送、高效能的绿色交通、高层次的数字交通、高水平的交通治理体系。

到2025年,全市工业投资累计超万亿元
将基本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中心

《纲要》中明确提出,强力推进制造强市战略,全面提升武汉制造影响力和竞争力。

发布会上,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全市工业占比保持在27%左右、工业投资累计超过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00户,基本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成为全国产业创新策源地、数字经济先行地、转型升级样板地。

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按照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引领,装备制造、先进基础材料、现代消费品等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北斗、氢能、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电磁能、量子信息、超级计算、脑科学、深地深海等若干未来领域前瞻布局的架构,全力打造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基础能力。针对行业有需求、武汉有基础的重要领域,持续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建设,推动创新成果应用和产业化,解决一批产业“卡脖子”问题,提升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业基础再造,着力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主导能力。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开展制造业主体培育和小进规攻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netease 
我来说两句 0人跟贴 | 468人参与 | 手机发跟贴 |注册
文明上网,请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沌口之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