沌口之声

查看:1372 回复:0 发表于 2013-4-8 23:37
发表于 2013-4-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内容来源于沌口之声:zhuankou.com

外资百货卷土重来 [复制链接]

  当本土百货还在为迎战“寒冬”绞尽脑汁时,外资百货也正加速在华的扩张脚步,有的甚至是在此时“卷土重来”。
  连卡佛百货商贸北京有限公司的内部人士本周二向大智慧证实,香港高端品牌零售商连卡佛(Lane Crawford)计划在中国继续扩张,于上海和成都分别新增两家店。美国老牌零售商梅西百货(Macy''s)首席执行官特里·兰格伦,在日前出席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中国高层发展论坛时表示,可能会在中国开连锁店。日本永旺百货在去年表示将进驻武汉,投资30亿在东西湖、沌口、后湖开3家大型购物中心。


  三年前,法国巴黎老佛爷百货(Galeries Lafayette)也高调宣布,未来3-5年内,将开出10-15家老佛爷百货,而其亚洲首家分店也将于今年9月份在北京金融街西单广场正式开业。进入中国已快5年的英国百货零售商马莎百货(Marks &Spencer)在过去几个月里,分别在温州、江阴、常州开了三家新店。


  这些外资百货擅长的,正是本土百货积极开发的“自营业务”。消息人士告诉大智慧,以巴黎老佛爷百货为例,其自营业务占比达75%左右。不过该数据并未得到官方认证。在对比外资百货和本土百货后,大智慧发现,外资零售商多为“自营模式”,而这种模式目前在本土零售商中并不多见。


  UTA时尚管理集团中国区总裁杨大筠告诉大智慧,按道理,零售商需要对营运负责。外资百货大多都是“自营”,即通过百货自身采购及营运,完成整个零售过程。“中国的百货公司却更像是一个提供租赁业务的商业地产商,不会参与到导购、管理、营运等零售环节中来。”他说。


  对于百货的“自营”概念,杨大筠认为有两种形式:自主经营和自有品牌。其中自主经营,即“买手制”百货,由百货公司买手决定采购什么品牌、放在哪个楼层卖,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都很流行。自有品牌,即百货公司自己创立的品牌,比如丝芙兰的贴标化妆品;此外还有一种“渠道品牌”,为百货公司与品牌商合作的独家授权品牌或产品线。


  丁利国也指出,与外资百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土百货店只懂得运作商场,却不懂得运作品牌和商品。他说,“目前外资百货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说明外资认为,在中国做他们这种模式的百货有机会。反过来,中国传统百货看自己的市场是没有前景的,问题就在于中国的商业模式有问题。”


  事实上,业内人士均对本土百货业收取租金、扣点的“租赁式百货”早有微词。丁利国多次指出,零售业要回归本质,即商品流转,而非“二房东”。
  ***“自营”模式是危是机***
  外资百货虽然在自营方面拥有足够久的历史经验,但其在华的扩张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老佛爷和连卡佛都曾在中国市场遇挫而离开。
  1850年创立于香港的连卡佛,是亚洲著名的设计师品牌买手店。其在中国大陆拥有两家店,均在北京,分别开设于2007年和2012年。时装专栏作家QueennieY指出,一百多年前,连卡佛曾以“泰兴公司”的百货公司风靡上海外滩。但在过去近十年中,连卡佛在上海淮海路的特许经营店,历经两开两关,最终黯然离场。有分析人士指出,地理优势不佳,以及买手制模式尚未被市场接受,是其败退申城的主要原因。
  而老佛爷百货,也在15年前因业绩不佳败走北京王府井商圈。消息人士证实,除前述北京西单店外,老佛爷正在进行第二家门店的选址。
  至于自营模式的优势,零售连锁专家、守正咨询公司总经理余杰奇认为,自营模式能够采取统一的管理和服务,利于商场把控。
  “在本土百货商场,员工是双重管理,发工资是品牌方,业态管理是百货方。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理念,更大是受品牌方,即发工资方的影响,没办法按照百货来经营。”余杰奇并称,对商场而言,更多是做广告的工作,通过不断做商业地产的推广来提高客流量,并不掌控单店产出。“楼层经理人不会对单店业绩做很大要求,反正是末位淘汰制,一年一签。”他说。
  在百货业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杨大筠表示,自营模式的毛利率空间更大、有利于周转。百货公司通过不同买手的品味和经验,跟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有助于百货业的公平竞争。“而现在,本土百货公司不论从所售品牌和楼层布局来说,都非常相似,像是垄断的行业。”他说。


  丁利国同意自营品牌的毛利率高的说法,不过他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销售额高。“一般自有品牌都做不过全国性品牌,全国性品牌有全国性营销的知识,自有品牌只有门店的营销知识,投入是不能比的。”丁说。


  市场亦有不同声音。上海睿雍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均直指,自营业务对资金占有率比较大,对于中国目前市场来说,自营业务比例低一点,才更容易存活。“自营业务需要研发、采购,一旦销售不了会有大量库存风险。对于买手要求也比较高。”他说。


  余杰奇也坦言,自营直营运营的难点很多,人才培养、商品规划、市场敏感度等都是问题。“百货公司对客流、季节敏感,但对市场敏感肯定不如品牌商。”他说。


  沈均表示,未来10年内,中国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买手制百货。更有人士直言,目前国内并未有一家零售企业的自营业务成规模。在专业化分工背景下,本土零售商涉足不熟悉的自营领域,是否是个好选择,尚难有定论。
  不过丁利国则坚定认为,在经济倒逼背景下,本土百货业态目前亟需转型,而自营直营是其中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41号  鄂ICP备16012356号-5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